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奇異博士》觀後感 by F.E.Ws編輯群


  (劇透注意)

  「小編,我們來談個條件吧!」
  「小編,我們來談個條件吧!」
  「小編,我們來談個條件吧!」
  「小編,我們來談個條件吧!」
  「小編,我們來談個條件吧!」
  「小編,我們來談個條件吧!」
  ………………
  …………
  ……

  『好啦好啦!給你拖稿就是了!』

  咳嗯,總之,以下為F.E.Ws編輯群對《奇異博士》(Dr. Strange)的簡短心得合集。








Q.N.
作為一部講述新角色起源的故事,《奇異博士》可說是Marvel電影世界觀第三階段的《鋼鐵人》,整部電影妝點著恰到好處的幽默,就連班奈迪克˙康柏拜區飾演的主角史帝芬˙史傳奇都與東尼˙史塔克有著許多相似的特質,是個明明尖銳、自負,卻又讓人忍不住為其傾心的天才。  
本作的視覺效果十分迷幻瑰麗,所有動作場面都充斥著與先前作品大不相同的創意表現,齒輪、錶面、旋轉、萬花筒......等意象也緊扣著「時間」這個貫串全片的主題。而最重要的是,本片對於魔法世界的塑造絲毫不會令長期觀賞本系列作品的觀眾感到突兀,反而是透過有形與無形、靈體與肉體、地球與異次元的對比,一口氣大幅擴張了整個電影世界觀的版圖。

角色方面,卡西流斯依舊是起源故事中常見的「分身型」反派,帶給觀眾的印象也不如最後登場的多瑪暮來得深刻,但本片跳脫絕對善惡二元的安排令人讚賞,上古尊者、莫度、卡西流斯與史傳奇之間的對比也造就了電影裡許多深刻的轉折與衝突。為了抵禦異次元的威脅,戒律在必要時能否該被拋棄?魔法究竟是造福人類的良方,還是竊取異次元能量、破壞自然定律的亂源?沒有病痛與死亡的世界又是否還存在著生命的價值?這些疑問在在顯示《奇異博士》談的不只是英雄的起源,也是魔法的本質與信仰的差異,對我來說,這也是本片得以快速為Marvel電影世界觀引入魔法元素的重點之一。

可惜的是,整部電影的情感力道其實是稍嫌不足的,有些關鍵橋段並沒有非常直觀地傳達出應有的情緒,反而要等到步出影院後仔細回想才驚覺其箇中玄妙,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完整的角色起源電影,一反系列慣例的決戰安排仍然帶出了史傳奇不輕易取人性命的堅持,也讓他放下傲慢,透過永恆的死亡輪迴完成自己從醫生過度到魔法師之間的心態轉變。

在電影最後,史傳奇歸還了阿迦莫托之眼,重新戴上那只損壞的手錶,回到了常態的時間。他將帶著傷痕繼續邁進,眼光則不再專注於自己。就像當年的《鋼鐵人》一樣,《奇異博士》讓我對這名角色的未來充滿期待,也相信他將成為本系列的明日之星。




Mr. JL
有點不奇異的奇異博士,有點不傳奇的史傳奇 
《奇異博士》可能是漫威影業近年最保守的一部電影,劇情中規中矩但不夠讓人感到驚奇,特效固然震撼卻缺乏對故事整體畫龍點睛的效果。在英雄電影幾乎有個故事公式的今日,個人是覺得《奇異博士》本應該在其重要元素——魔法上做更多發揮,但劇中視覺效果最炫酷的魔法,在主角史傳奇初窺魔法世界沒多久便已施展完畢,之後了不起也不會超過開頭古一師傅施展的空間挪位,而這些比較華麗的魔法,最後也沒成為劇情的關鍵,反而是史傳奇私自學習,並且被再三告誡不准再施展的時間魔法,才是真正扭轉情勢的祕技,但熟悉公式的觀眾想必在他被警告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這樣的發展。 


基本上故事並沒有太出人意料之處,史傳奇的旅程基本上被壓縮成一直線快速進展,而不曾真正陷入兩難抉擇。就算是他拒絕加入守衛世界秩序的魔法師橋段,也被古一師傅輕易點出他抗拒的癥結,並非如同他口中所說。而在漫畫中出場幾乎都是至尊魔法師姿態的史傳奇,在電影就算到了最後大決戰,依然是個趕鴨子上架的魔法新人。雖然靠他的速成學習方式,勉強有個基礎,但魔法基本上是半吊子,全靠法器幫忙跟自己的臨機應變,就一路打到結局了。在節奏這麼匆促下,個人是感覺除了古一的部分外,這部片如果能夠再多一點史傳奇本人的轉折外,可能會更好。 
此外,因為電影裡面的法師其實都蠻跟得上時代,結果《哈利波特》小說原作第一集中提到“史內卜是個會出邏輯題目,有著現代思維的法師!”的哏都演不出來,而缺少了那種現實的人踏入另一個領域時,因為兩種觀念的衝突或融合,得以突破的演出,導致史傳奇除了是個天選之人外,沒有那種他把之前的他代入後來的他的呼應感。相較下,蟻人這點就做得好多了,史考特在接下蟻人位置之前,他就已經是一名父親,這點也貫徹故事前後,讓他最後做出了犧牲的決定,也因為同一個原因而得到拯救。相比之下,史傳奇做出的犧牲,動機雖然有,但效果卻不夠明顯、不夠強烈,結果我在戲院中看到的觀眾反應,似乎多是感覺有趣而大於感動。 
回想起來,整部最好玩的地方,搞不好都是史傳奇在相隔多天後,跑回醫院的那些橋段。但是,史傳奇成為法師,註定要跟過去醫院的生活別離的部分,卻交代得太過匆促,以至於在結尾醫院時期的場地跟配角都沒再出場,也沒有太多人察覺到這份沈重。甚至可能覺得他接下紐約聖所位置,就是個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結局吧。


Jas:

《奇異博士》是一部稱職的角色介紹以及世界觀拓展的電影,讓觀眾初步了解到未來 Marvel 電影世界觀可以在「魔法」這個概念上有何發揮。 
但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吃完了亮眼的視效表現以及讓人聯想到錄放影機倒帶旋鈕的時光控制外,並沒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雖然 Dormammu 退場的方式在目前的電影世界觀中算特殊,但可惜的是由 Mads Mikkelsen 演出的 Kaecilius 則類似大部分 Marvel 電影世界觀的反派一次就退場,未來相對難再看到他的表現了。 
但如同其他網站也有提到的一樣,本片或許可說是MCU 中第一部有刻畫反派誕生過程的作品,Moreno 未來會和 Doctor Strange 會有和衝突,令人期待。





masayo
正如許多影評所說的,《奇異博士》是一部保守的角色起源故事電影。就整體MCU電影系列的未來發展來看,本片很盡職地完成了介紹新角色和導入新要素的任務,在這點上幾乎挑不出疏失,然而,除去獨具匠心的整體美術設計及配合3D迷幻度倍增的視覺效果,本片其實很難找出特別亮眼的地方,特別是在故事述說上,確實是「中規中矩」到讓人覺得過於膽小的程度。

將分析重點聚焦到身為主角的史傳奇身上的話,雖然許多人會覺得史傳奇與鋼鐵人東尼史塔克有所相像,但我個人認為(撇去兩個角色的演員都演過福爾摩斯/都有小鬍子外)這兩個角色並不相似──或說,並「不該」相似。會讓人因為兩個角色一開始皆是玩世不恭的天才、而得到「兩人很像」的印象,事實上是史傳奇的角色特質及隨著故事所產生的改變,在本片中並沒有充分表現出來的結果。

不同於東尼在遭遇劫持事件後、依然擁有原本在發明上的專才及實行能力,史傳奇是一下失去了原本引以為傲的醫術才能,即使因此產生了獲得新才能魔法的機緣,失去了「行醫救人」能力的這個事實,也到電影最後都沒有改變,甚至,因為新能力所帶來的責任,他必須背離醫師誓言,徹底放棄「醫生的身分=原本的自己」。史傳奇原本的「醫生」身份,亦及他對「生命」及「死亡」的態度,應該是要更被強調、且給人些許沉重感的地方,這該是這個角色的主題、他在英雄眾多的MCU中之所以獨特的原因。在對付多瑪暮時,史傳奇願意為守護無數的生命、而接受無數次死亡的橋段,觀眾本該對英雄主角的犧牲與堅持感到動容,然而結果卻是給人「超煩大法師」的印象蓋過了感動,即使用本片想保持一定程度的幽默風格、不想搞得太鬱悶做為理由,個人也覺得這方面有些可惜。

不過整體來說,《奇異博士》仍是一部很能讓人享受的電影,在劇情上選擇簡單保守的路線,讓觀眾能集中享受新登場的魔法世界各種酷炫的玩意、以及絢麗而天馬行空的視覺畫面,倒也不是壞事。

(最後我要說古一啊你不知道MCU每次要推白人黑人CP都紅不起來嗎而且我看兩個班乃迪克之間還比較有化學反應啊為什麼這個CP沒有紅啦連在同一個畫面上的劇照都找不太到可惡啊種族歧視真是根深柢固……)




Rock
其實說起來很奇妙,當初進戲院觀賞時,我是相當滿意的,覺得一部能賣作的電影,史傳奇好像該顧到的東西都沒缺,這部片有著極富魅力的男主角,有喜感的配角,可愛的夥伴,最終戰的解法新潮有創意,還有驚人的視覺效果,怎麼看都覺得很不錯啊!為什麼會屢屢聽到有人覺得對劇情不滿意呢?
可是仔細看看又覺得,的確,很多批評都不是無的放矢,這些問題確實存在,只是第一次看的時候並不明顯而已。我對於開場時古一追擊卡西流士的那場戰鬥給予極為高度的評價,原先看預告中古一施法改變了現實的環境時,還看不出這個改變有何用途,但真正開始戰鬥後才發現這是一場把一般建築扭曲變成巨大殺戮陷阱的精采演出,而且顯然這種玩法是只有走魔法路線的史傳奇作品當中才能夠出現的演出,我非常喜歡這場戰鬥,而這也是我一開始走出戲院時覺得滿足的原因之一,然而當回頭分析這部電影時,卻發現了這樣精采的戰鬥手法,居然就只有出現在開頭而已,後面的卡西流士追殺史傳奇與莫度兩人時,雖然也有使用類似的手法不斷阻礙兩人的步伐,但始終還是不及古一在開場時的表現。當然我們可以自我說服說,古一是一代宗師,而卡西流士這個叛徒雖然私練魔功提升了實力,終究還是不及古一,然而即便如此,古一的人生最後一戰,表現也依然不如開場,總覺得既然都有改變地形以及傳送環這樣的法術了,戰鬥上的演出應該可以安排得更大膽一點才是,像是卡西流士靠犧牲同伴打贏古一的手法就有點太缺乏創意,如果說那招是拿同伴遮掩住傳送環來發動攻擊,或許會比較漂亮些。
其次是,史傳奇以外的角色,有太多部份都是用台詞來帶過,可能是班奈迪克康柏區實在太吸引目光,所以第一次看時並不太介意,但回想起來就會覺得說鏡頭在其他人身上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雖說鏡頭主要都是該追隨著故事的主角在走是沒錯,但是當其他人的交代太少的時候,難免會造成觀眾無法與這些腳色產生認同感,儘管靠著台詞我們會知道卡西流士大致上想要幹什麼,但我們不太可能會把情感投注在他身上去認同說啊難怪他會造反,儘管靠著台詞我們知道莫度無法接受古一原來也有偷練魔功,但我們也不太容易去理解說莫度的打擊怎麼會這麼大到要跟史傳奇劃清界限分道揚鑣--雖然這些其實在隨著劇情推進時,我們是能從過程中知道大概發生了什麼,但是在感情上,我們對這些角色的連結還是不太足夠,也難怪走出電影院大家想得到的配對都只有史傳奇x披風,都不會出現什麼莫度或是卡西流士的配對
另外有個地方是古一瀕死之際曾經說過,她能夠看到未來然後盡量避免掉最糟糕的局面,正因為如此,所以她才安然接受自己的死亡,並且用自己的死來教導史傳奇。以劇中當時呈獻的印象與氛圍來說,我個人是覺得處理得很能帶動情緒沒錯,然而這也多少會讓人有種疑惑,如果古一真的能夠預見未來,那麼為什麼劇中有很多狀況看起來不像是有做過預防措施呢? 
雖然認真來講多半變成了負面批評,但其實這次的史傳奇還是有些部份是以往漫威電影中沒有使用過的手法,像是最終戰並非是以武力來解決,大多數動作娛樂電影中都會覺得到了結尾應該要放上精采刺激的動作場面來滿足觀眾,然而史傳奇的最終戰--好吧也不是全然沒有血腥暴力,我們的男主角被多瑪暮殺了這麼多次,要說沒暴力好像也不太對,但是這個解決方法確實是給我一種跳出了常見框架的感覺,值得讚賞。此外,莫度大師兄也算是漫威電影世界觀當中,難得一見的描寫了英雄主角的宿敵誕生的首個案例,儘管我總覺得說大師兄作為宿敵,跟主角史傳奇之間的情感要是能多刻畫得更深刻一點會比較好,但是作為第一次的嘗試,我還是覺得應該要給予一點讚揚。
總結來說,奇異博士是相當傑出的娛樂電影,班奈迪克康納屈飾演的史傳奇有著相當迷人的魅力,蒂妲史雲頓飾演的古一也是帶有一股超凡脫俗的仙人感,卻又能適時的展現出人情味而讓角色充滿吸引力,電影的視覺特效又相當驚人,雖然劇情方面有不少地方回想起來會讓我略有微詞,然而這些缺陷,在第一次看的時候多半都不太明顯,所以並非太過嚴重的問題。





桑妮:
傳奇郎中/奇異宗師的身分兩難

必須慚愧地承認:我從來沒有讀過半本Dr Strange的漫畫;雖然作者Steve Ditko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但比起Dr Strange,我對隔壁DC性質與之乍看下有八九分像的Dr Fate還有更多的認識。從對電影本身沒有特殊期待的角度入手,我會說Dr Strange尚欠要從視覺火力平台升格到視覺與情節形質合一的層次時那關鍵的臨門一腳;但當作新系列的起點,電影不過不失偶有亮點的表現,以及足夠迷人、明顯要留給續集更多探索空間的故事設定,充分顯示Marvel Studios放長線釣魚上鉤的技巧即使在沒有顯眼進步時,也稔熟到可以維繫觀眾持續買票進場的意願。


說起來,Dr Strange在視覺效果與故事概念上的張牙舞爪,反倒加倍印襯出了劇組處理情節時的保守傾向;雖然Marvel Studios作風保守一說存在已久,但我會說Dr Strange是該特點更為明顯的一部。如果要做歸納,Marvel團隊在面對形形色色的超級英雄作品時,總是盡量秉持簡約即是美的原則:主角的個人旅程必須在最優位,然後選擇最容易讓觀眾入手的表現方式,盡力排除讓主題難以辨識的元素;因此,如何在這個模型下賦予其他角色存在意義,也就格外考驗編劇的智慧。在Dr Strange的故事中,這個英雄之旅無疑屬於Stephen Strange本人;但相較於過往的Marvel電影,Dr Strange中數量龐大的配角─除了女醫生Palmer之外─似乎都只是Stephen Strange人生中的偶然插曲,他們在Strange展開英雄之旅前的人生中並沒有任何位置可言,而這也剛好曝露出了此套模型的弱點:故事中的重要人物愈是處在主角(英雄)的人際網絡之外,電影就愈會需要面對如何在主角的英雄之旅,與這些人物的故事間做出份量上的權衡取捨的問題;在電影選擇在有限的片長內盡量倒向Stephen Strange的個人旅程後,與Strange僅僅打過幾次照面的大反派Kaecilius,以及背景故事無比龐大,但明顯礙於片長而無法交代清楚其心路歷程的 師太The Ancient One被犧牲掉似乎已經是必然的結果了。

這種犧牲對我來說是種錯誤,因為我們關心的不只是故事傳達的核心訊息,也關心,或者更關心,故事讓我們接受到這些訊息的過程,而通常,觀眾也已預設了某些簡單的原則來判斷故事中的每個物件是否對這樣的過程有幫助了。試著問一下:為什麼我們會需要英雄之外的人物在故事中?一個簡單合理的答案是,我們相信在認識這些人物的同時,我們也會更了解英雄本人。在這個意義底下,無論是The Ancient One、Kaecilius的故事都必須要在一定的程度上,直接或間接的回答"Stephen Strange是誰"這個問題;而這也是Doctor Strange的故事失敗的關鍵。在Stephen從傳奇郎中轉型成奇異宗師時,斬斷的不只是Stephen的過往人生與往後人生的連結,也引進了一整套有待與Stephen建立關係的新人物,而故事發展至此,電影的時間已經走掉了大半了;這多少解釋了為什麼Doctor Strange中的第三幕會倉促得如此不自然,因為在觀眾真正有機會認識The Ancient One和Kaecilius之前,他們不光就被強迫接受這兩個人物在Strange的旅程中的定位(真的沒有比用口語交代更偷懶的方式了),還得接受Strange面對危機的決心是建立在這麼不穩固的根基上。


而犧牲掉The Ancient One和Kaecilius的角色厚度,換來的是一個較淺顯易懂的情節與更短的片長的同時,卻也讓Stephen的旅程中最重要的主題:執念的放下,流於口號而缺乏感觸。The Ancient One、Kaecilius的故事在電影中先天上就是結構不平衡的,我們能「看」到的只有這些人物做出選擇的後果,卻只能「聽」到做出這些選擇的理由;既然觀眾從來沒有機會真正了解The Ancient One和Kaecilius做出這些選擇的理由,自然無從深入比較起這些人物與Stephen的異同。在Stephen成為秘術宗師的道路上,只有師兄Mordo的成魔之路被生動的展現出來;觀眾更有機會相信Mordo無法脫離魔障的下場是受人物本質所決定,因為我們已經在Mordo與Stephen和Ancient One的互動中看到Mordo是如何拘謹與尊重教條。

有點諷刺的是,對我來說真正成功的故事要素反倒是電影進行大半後被斷然捨棄的郎中身分所建立的一系列人物關係。Rachel McAdams飾演的Doctor Palmer以及故事開頭因為誤診而被Stephen鄙視的急診室醫師在整部電影的架構中,套句Stephen自己的話,相較之下都是"茫茫大千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但電影前半較為舒緩的步調與功能性較低,但更為自然的情節設計,讓觀眾不需要太多質疑就能接受Stephen與這些人物的互動;The Ancient One病危時,Stephen終於放下自尊,不得不將手術刀交給一度被自己視為庸醫的人時所引出的情緒力道竟然遠遠強過淚眼婆娑的Mads Mikkelsen訴說自己變成反派的初衷,也緊緊扣住了Stephen的成長的主題。Doctor Strange的劇本從功能性的角度來看不能說是徹底的失敗,但這裡真的有許多值得記取的教訓。


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說,Doctor Strange畢竟是一部起源電影,而眼下的商業電影戰場或許真的早已不是一部電影定江山的時代了。從今年上半部的內戰到下半年的Doctor Strange,Marvel Studios已經證明了他們製作電影的模式在長期經營觀眾上的有效;即使Doctor Strange的起源故事讓人感覺到野心之於劇本的必要性,但熟悉Marvel Studios作風的人,可能也可以這麼回應:這不過是起手式;想看高手過招,下回分曉。畢竟,從多次元戰爭的概念,到片尾Strange與魔神多瑪姆的短短交手,觀眾很難不期待Doctor Strange的世界還會有哪些可能性。



 (以上圖片及改圖圖源皆來自《奇異博士》官方海報及劇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